後疫情時代來臨,每個人的生活不再一如往常,某一天突如其來的疫情變化,就把每個人都關進家中。戶外空氣依舊新鮮,但熱愛騎乘的你就是無法咎由自取,為了滿足雙腳踩踏的慾望,訓練台瞬間爆紅成為熱門商品,全國店家短時間內銷售一空。訓練台無疑是彌補無法出門騎乘最好的方式。

正在找尋適合自己的訓練台嗎?

挑選訓練台好似也不是太容易,從入口網站鍵入「訓練台」,試圖輕鬆地開始自己的倉鼠生活,誰知道各種專有名詞出現在眼前:直驅、滾筒、連線、線控…etc,彷彿又回到最初邂垢自行車的美好時光,再度開始陷入不停尋找資料的搜尋迴圈。

滾筒式訓練台 (Rollers)

滾筒式是訓練台最基本的樣式,三個滾輪兩組鐵架組成的物件,車子放上去直接就可以騎乘。只是滾筒訓練台的使用似乎不是太友善,想在上面自由自在騎乘,的確需要先花點時間適應練習。

單純三個滾輪,沒有把車固定,使用滾筒式訓練臺非常需要全身肌肉的共同協調控制,騎乘時必須保持高度專注。不少人上了滾筒訓練台,才會發現自己身體左右兩邊的踩踏力量非常不對稱;騎乘時的視線擺位錯誤或是核心沒有足夠收緊的力量,也會讓騎乘者在滾筒上搖搖晃晃。

GrowTac 滾筒式訓練臺 GT Roller T1(照片來源:GROWTAC)

滾筒訓練台同時可以鍛鍊到的騎乘技巧非常豐富,能夠有效鍛鍊騎乘者的平衡感和控車技巧,迴轉速的拉提以及全身更細膩的肌肉控制。因此社群媒體上總能看到不少在滾筒訓練台上炫技的有趣影片。

過往國內自行車俱樂部聯賽風行之時,能夠自在地騎乘滾筒訓練台算是參與賽事的基本要件,足夠的控車能力才有辦法在集團騎乘當中應付身體的碰撞和移動,讓自己安全完賽。

最單純的騎乘,滾筒訓練台提供使用者追求最純粹的訓練目的。(照片來源:GROWTAC)

過往滾筒訓練臺沒有提供阻力設定,在功率訓練觀念盛行之下便逐漸式微。但近幾年滾筒訓練台其實也開始推出有阻力設定的配置。如果你想騎得更好,想要擁有更熟稔地騎乘技巧和體感,滾筒式訓練台其實是很靈魂的選擇。

固定式訓練台|直驅式訓練台 (Wheel-On|Direct-Drive)

離開搖搖晃晃的滾筒訓練臺,來到固定式訓練台,感覺穩定多了。絕佳的安全、穩定性,即便放開雙手騎乘也不必擔心摔車的問題,對於初學者而言是很不錯的入門產品。

固定式訓練臺足夠穩定,可以練習抽車時上半身需要的支撐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操作重踩的練習甚至執行更多樣化的課表內容。

最棒的事情莫過於:當課表是單純的有氧區間練習,前方可以擺臺筆電,完成課表的同時也可可以看完一部電影,又或者單純只是止止腳癢。

固定式訓練臺通常是將後輪提起固定,讓後輪接觸在阻力器上面使用,當練習完之後看著後輪外胎的磨損消耗,大概你臉上的笑容會少一半。準備一組價格低廉的輪組,搭配便宜而且”超耐磨“的外胎算是一個基本的隨之配備。

也許看到外胎的嚴重損耗,廠商於心不忍(才不是這個原因~),衍生出直驅訓練臺的型式。外觀與固定式差異不大,但是驅動和安裝方式不太相同。直驅式訓練臺原本就安裝著飛輪,必須拆下車的後輪組,直接安裝上訓練臺。

現在直驅式訓練臺多數和智慧功能相連,單品項價格都會令人再多考慮一下。不過相較一般固定式訓練臺,直驅式的優勢的確頗有競爭力。

直驅式訓練臺與固定式有著同樣外型,唯獨阻力提供方式不同。圖為 Tacx Flux2 直驅式訓練臺。(照片來源:GARMIN)

首先是噪音明顯低得多,如果你住在公寓大樓或是連棟透天洋房,騎乘固定式訓練臺若沒有使用地墊,發出的低頻共振就像 bass 一樣穿透鋼筋水泥。傍晚時分騎乘不打緊,若你是習慣半夜練騎的夜貓騎士,你可能會發現鄰居早上氣色似乎不太好。

與騎乘模擬軟體連結是近年訓練臺最大的進步,這讓室內訓練不再枯燥乏味,和朋友之間連線騎乘,週末偶爾來場比賽,甚至能夠順應地形不斷上下變化,透過電機直接控制阻力模擬出真實路況,會讓你每天都熱衷於跨上自行車,而且不用再擔心外胎的大量耗損。

是說直驅式訓練臺也不是這麼美好,倘若家裡剛好有著不同速別的車主,那你可能要考慮每天拆裝飛輪,又或者乾脆一點,一人買一台就好,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對吧~

前叉固定滾筒訓練台 (Rollers)

直驅式智慧訓練臺佔據當前市場主流,前叉固定式滾筒訓練台似乎一直都是個次要選擇,但老實說在經過一番比較之後,這類的訓練臺常常也一舉躍上前頭,成為購入選擇的品項之一。

前叉固定式是從滾筒訓練台衍生的產品,後輪一樣安置在滾筒上,前輪則設計支架安裝,大幅增加了安穩度。

前叉固定式訓練臺,收折後體積非常小,使用空間要求不大。(照片來源:左 / Feedback Sports、右/ GROWTAC)

拆裝前輪的難易度相對簡單的多,前支架的安置方式一樣是使用快拆,多數品脾除了原本 100mm 快拆之外,也都已經相容 12mm、15mm 貫通軸的安置。前叉固定的安裝模式對於不熟車輛安裝的人而言是一大福音,不需要在騎乘之前搞得雙手滿是油黑污泥。

前叉固定式的滾筒多半有阻力設定,雖然大多是磁組設定,但低噪音的表現非常優異。一如滾筒訓練臺的優勢,不用顧慮外胎耗損的問題,折疊收納設計,大小幾乎和一隻公貓體型差不多。

相對固定式訓練臺無論使用或收納都必須要有足夠空間,而且重量有點令人惱怒,前叉固定訓練臺不佔空間又容易移動的優點,非常適合居住在都會區裡小公寓、套房的騎乘者使用。

不過目前僅有 Feedback 單一品牌能夠搭配市面上大多數的騎乘模擬軟體,國內最多使用者的 Zwift、Rouvy 之外,像 Sufferfest、TrainerRoad、vPower 還有 Kinomap 都能夠配合使用,Feedback Omnium 是市場上取得線上軟體認證最多的前叉固定滾筒訓練台。若偶爾還是喜歡和朋友線上約騎或是使用其他騎乘模擬軟體,基本上只有 Feedback 能夠滿足大部分的需求。

特殊訓練配備

訓練臺產品最重要的意義,其一就是彌補各種無法外騎的因素,例如雪季,閃避酷熱烈日或是連日降雨;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有效率的訓練模式。因此各種訓練臺幾乎都會有個重要的產品訴求:”接近真實外騎。

為了讓室內騎乘能夠更貼近真實騎乘狀況,品牌商的確是投入許多心力設計出有趣的產品。OREKA 旗下的 O2 訓練臺,結合滾筒訓練臺和跑步機的使用概念,增加側邊扶手以及後方自行車支撐拉桿,使用者直接將車搬上訓練臺就能使用。被動式的皮帶傳動,依循著使用者的騎乘節奏運作,就像真的在路上騎乘一樣。

近幾年不斷推出優異產品的 WAHOO 則推出 KICKR BIKE 產品選項,類似 Fitting 座艙概念的設定,讓使用者能夠簡單的模擬出自己實車的座艙空間。

不得不說,為了接近真實騎乘,品牌商們也真的是絞盡腦汁,如果家裡真的有足夠空間或許可以考慮一下這兩座大型訓練臺。再過不久他們也許就會推出 VR 眼鏡的周邊產品,畢竟騎乘模擬軟體 Rouvy 都已經提供實境畫面,似乎也滿值得期待的。

接下來瞭解阻力差異

阻力的提供就是訓練臺最獨特的產品特性,相較戶外騎乘需要耗費的時間,同樣的訓練目標,因為訓練臺的阻力提供,也許只需要一半的騎乘時間就能有同樣的訓練效果。當週間因為忙碌抽不出時間外騎,架上訓練臺花上一點時間,就能夠維持體能狀況,保有車感,這麼好的訓練效能,當然讓訓練臺成為每個騎乘愛好者的必備品。

磁阻式  (Magnetic)

磁阻藉由磁力產生阻力,可以藉由不同段數調整阻力大小。過往磁組必須透過手動或是線控調整阻力大小,不過現在多數有著比較好的設計,阻力能夠跟隨著踏頻起伏變化,但是能夠提供阻力還是有一定的限度。

磁阻產生的噪音勢必比油阻高,但近幾年降噪設計已經愈做愈好,若是在購買預算上空間不大,磁阻會是入門的最佳選擇。

油阻式 (Fluid)

油阻款式至今仍然算是市場主流。其阻力來自於液態的矽樹脂隨著踩踏發熱之後變的濃稠

而產生的力量。油阻提供的阻力相對線性,力量能夠直接順應踩踏頻率而增加,不需要額外調整。產品穩定度相對磁阻好很多,騎乘感受最接近實際騎乘,最棒的是油阻相對磁阻款式真的是安靜的多了。

風阻式 (Wind)

風阻式的設定現在已經很少看到了,大概在健身房或是專業車手的訓練場地還看得到風阻訓練臺的存在,不過還是要很雞肋的介紹一下,以示專業。

顧名思義風阻訓練的阻力來自於風扇機構,隨著踩踏帶動風扇,風阻就轉為騎乘阻力。風扇轉動時會產生嗡嗡作響的聲音,如果要按照噪音程度做排序介紹,那風阻毫無疑問的應該要排在第一順位說明。不過畢竟已經漸漸從市場被淘汰,簡單認識一下就可以了。

電阻式 (Direct-Drive)

電阻式目前廣泛應用於直驅式訓練臺,也有不少固定式訓練臺使用電阻式設定。有需要插電或是自主發電的設定,基本上就是透過電力控制阻力變化,當然相比油阻又能有著更好的騎乘感受。

這類產品通常可以透過 APP 和手機或是騎乘模擬軟體連結,通訊設定當然也會是自行車產品常用的 ANT+ 或是藍芽。

若對於騎乘運動有些企圖心,試圖想參與參賽或也為自己設定某些目標,那訓練臺絕對是個基本必備品,能夠提供最佳訓練效益,短時間內就能快速訓練,彌補不足的訓練量。

網路通訊的進步,讓訓練臺與應用軟體搭配發展出更多樣化的室內運動模式,擬真的騎乘感受,與友人在世界不同的兩端透過遊戲軟體尬騎,相較以往只有電風扇、滾筒和音樂的單純,現在的「倉鼠模式」顯得多采多姿。訓練臺不再是枯燥乏味單純的訓練。

國人共同防疫近兩個月足不出戶,這對熱愛騎乘運動的人來說真的是惡夢一場,不過也讓更多人開始發現原來訓練臺這麼有趣。保持好自己的體能,期待能夠大口呼吸的那一天,當再次踏上道路,或許會突然發現自己的騎乘似乎更得心應手。

參考資料

以上文章,於 動一動 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