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 這個字眼單純就是「合適」的意思,買衣服的時候有個 Fitting Room,就是讓你自己可以先確認衣服合不合身?自行車由許多零配件組成,對應每個人本來就應該有不同的尺寸和位置設定。從扣片、車鞋、鞋墊、踏板、曲柄、座墊、車架尺寸、龍頭豎桿長度、墊圈高度、車把手寬、變速把手位置等等,都有個別的尺寸。

只是國內市場習慣成車交易,所以很多人一開始就使用著一個不完全媒合的車,騎乘的不適有一半原因是來自於侷限在錯誤的尺寸內,當接觸完善的騎姿調整服務後,騎乘感受自然有明顯差異;迴轉速變的很好運作、踩踏更好發力,於是形成"只要 Fitting 過後,好似就會功率大增"的迷思,但其實 Fitter 只是因應騎乘者的狀態,協助找到最好的零件規格和位置配置。

造成不適的另一半原因來自於騎乘者本身,大多數人的身體狀態實際上都不在最佳狀況內,即便你是個分齡選手,常態有著正規訓練,但是上班有的人久坐、有的人久站,很多應該正成運作的肌肉被切斷運作,靠著周邊的輔助肌肉群支撐,各種酸痛自然就在運動過程中快速的發生。

有的人即使有在重訓,卻不知道自己的力量從來沒有來自核心發力的基礎,多的是代償動作但自己並不知道。只要透過身體評估、動作檢測,其實很容易就可以檢視出身體肌肉力量的狀態。

身體狀態必須透過物理治療、訓練,至少半年以上才會有所改善,騎姿調整能做的就是測試騎乘者的最好位置可以在哪裡?透過零件的配置調整先去媒合騎乘者現在的狀態,另一方面也是協助找到騎乘者身體需要改善的部分,然後轉藉給物理治療、醫生、指導教練,至少大部分的人都會是這樣。

Bike Fitting 不是甚麼神話,進步的主要原因都來自於個人的「訓練」,而 Fitting 是訓練中的一個服務項目,想讓自己的成績可以進步,沒有理由不調整。調整完騎姿之後,你的確會應該要有相對好的騎乘感受,改善大部分的不適感。

喜歡騎車,Bike Fitting 是個必經過程,尤其在購買一輛新的車輛之前,透過模擬台運作可以協助找到適合的各項配件。當你愈騎愈遠,愈騎愈快,身體開始有所改變,階段性的就可以進入到微調的服務,動作自然就會愈來愈好,甚至往競技的方向前進。

數據系統是必要的,數據是進行姿勢設定的一個重要參考,透過數據才有辦法辨識高一點、低一點的動作差異,透過騎乘者的回饋,三方參考才會決定放在哪裡比較好。

當然有些人心裡期待的,可能是調整完就必須是像是菁英選手一樣的騎乘姿態。對於這樣的期待其實不是不可能,但"那會是一段過程",不可能一夕改變。Fitting 和訓練是對應的,調整完後、騎車、訓練,改變身體狀態,就可能讓姿態逐漸的再低一點,再空力一點,但那就會是一段過長,或長或慢就看騎乘者自己的付出。以工作室現在的經驗,有幾位客戶都在一年半左右讓自己的姿態愈來愈好。

騎姿調整很重要,如果你喜歡騎車,想要比賽也享受訓練的過程,那 Fitting 是絕對可以嘗試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