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識能否使用無內胎

無內胎系統有著既定規格,使用之前需要先確認「輪框」和「外胎」使否都是提供無內胎系統使用。在產品的標示上,通常會註記:Tubeless Ready、TLR 或是 TR,如果選擇上有疑慮,直接和車店技師確認是最直接的方法。

 

工具

有著既定規格,安裝方式和開口胎 (Clincher) 的安裝方式也有不同。必須新增一些配備。

  1. ▢ 挖胎棒
  2. ▢ 美工刀、剪刀
  3. ▢ 酒精、擦拭抹布
  4. 無內胎系統專用大氣量打氣筒/儲氣瓶:無內胎系統時安裝外胎時,需要瞬間大量的充氣量讓輪胎定位,一般打氣筒和高壓打氣筒皆無法使用。
  5. ▢ 高壓氣密襯帶:無內胎系統必須使用氣密襯帶,使用黏貼的方式安裝,襯帶的寬度也必須依照輪框的寬度規格有所變化。
  6. ▢ 補胎液:無內胎必備品
  7. ▢ 補胎液安置針筒組
  8. ▢ 滑胎液(肥皂水)
  9. ▢ 無內胎系統專用外胎
  10. ▢ 無內胎系統專用氣嘴頭/氣嘴移除工具

在購買無內胎輪組時,都會附上專用氣嘴頭,務必注意氣嘴頭上的小零件不要遺失。若氣嘴頭遺失或是缺零件,現在坊間自行車店都可以隨手購得。

自己動手樂趣多

清潔輪組

安裝之前,必須先清潔輪組,輪組上的油漬、殘膠都可能影響氣密性,也是先確認輪組的完整性。先移除既有的襯帶,用酒精擦拭清潔,若為使用過(二手)的輪組,務必將殘留的補胎液和高壓襯帶殘膠清潔乾淨。

襯帶黏貼

工具|高壓襯帶、剪刀、美工刀

  • 黏貼的起始點和終點,位於以氣嘴為中心,左右分別超過 10 cm 的位置。
  • 黏貼襯帶時,務必帶點張力,確保襯帶能緊密服貼在輪框上面。
  • 完成黏貼後,確認氣嘴位置,用美工刀簡單切割出一個「+」字形,符合氣嘴孔直徑就可以了。

*順帶一提:公路車也有無內胎系統,而越野登山車和公路車輪組所需要的襯帶貼合層數會依照廠家規定有所不同,要特別注意!

氣嘴組安裝

工具|氣嘴組、美工刀

  • 將無內胎專用氣嘴頭置入,務必注意氣嘴頭上零件的位置順序。於輪框外側,按照安裝順序,依序為:O-ring 墊圈,固定螺栓。 

螢幕快照 2020-01-14 上午9.25.03.png     氣嘴頭上面的零件安裝順序位置若有錯誤,便無法保有氣密性。(圖片來源:影片截錄)

外胎安裝

工具|滑胎液、挖胎棒備用、Tubeless 專用大氣量打氣筒

  • 安裝步驟與開口胎無異。完成安裝後會在胎唇附近塗抹滑胎液,如此能夠讓外胎在充氣之後,能夠順利進入安裝位置。(讓外胎上的安全線能夠均勻露出。)
  • 安裝無內胎系統的外胎,需要「大氣量」的瞬間輸出,坊間車店會使用空壓機輔助,而一般自行安裝者可以使用大氣量打氣筒或是儲氣鋼瓶搭配使用。
  • 當氣量瞬間充滿外胎時,通常伴隨著一些擠壓的聲音或是金屬碰撞聲,基本上屬於正常現象。這時請先行確認安全線有均勻露出,便表示外胎已經在正確的安裝位置。
  • 「移除氣嘴」:外胎安裝到位後,便使用專用工具移除氣嘴頭,開始灌入補胎液。

*裝備介紹:

  • Tubeless 專用大氣量打氣筒:大氣量打氣筒會有兩個汽缸,一個可以預先儲存較大的氣量,藉由閥口的切換便可以一次灌入。完成外胎安裝定位後,再調整輪胎氣壓。
  • 儲氣鋼瓶(可搭配高壓打氣筒使用):若沒有預算再添購一支大氣量打氣筒,儲氣鋼瓶便是很好的選擇。搭配一般高壓打氣筒(一般越野登山車用的打氣筒難以推入超過 90 psi)先行打入至 180 psi 之後,就可以使用。儲氣鋼瓶可以儲存高壓至 200psi 以上,不過顧慮到輪框可承受壓力以及安全使用起見,不建議存入超過 200psi 的高壓使用。

補胎液安裝

工具|氣嘴閥扳手、補胎液

  • 灌入補胎液:灌入補胎液務必小心,稍微不注意便可能把雙手、地板搞得黏噠噠的。現在市面上有許多針筒注入工具可以搭配使用。補胎液的使用量大約 30 c.c. 便足夠,若為較大的胎體,可視情況斟酌增加減少使用量。
  • 轉動、平放安置:灌完補胎液之後,務必轉動輪組,讓補胎液可以均勻的附著在輪胎的內面,並且填充縫隙。轉動幾次之後可以找個地方平放輪組約 15 分鐘再翻面。
  • 使用時限:補胎液在使用 3-5 個月的時間大概就會乾掉,最好是記錄自己的安裝時間,確保補胎液效果的維持。
  • 保持胎壓:每週確保一次自行車的胎壓,充到規定胎壓是基本的使用概念。無內胎系統也不例外,無論有沒有騎乘,每週執行一次胎壓檢查是基本功課!

 

#Keng_Sports耕運動 #深耕運動事業工作室 #袂爽賣練

 

以上文章,由 Keng Sports 授權編譯,同步刊登於 動一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