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是很簡單的機械結構體,古典的車架透過幾根鋼管材配合 LUG 就可以組成車架,從側面看,接近平行四邊形,前半段、後半段被中管分成前後兩個三角形。

近代,隨著焊接技術和碳纖維的技術愈來愈進步之後,自行車的車架也開始有突破性的發展。在車架的形狀和支撐上可以呈現出的設計又完全不同了。於是近年來有些車架的設計未必是平行四邊形,仔細看管材也不是“管狀”,是菱形、方形、或扁型的水滴刀狀。

這些組成車架的管材,各自都有不同的功能,同時也會影響車架的『特性』,儘管碳纖維的製程已經讓管材從 9根管材變成 1 個零件,但是每個區域都還是有其主要功能。

在介紹車架細部的前提之下,就以最簡單的概念來介紹以避免太複雜。車架雖然說“近似平行四邊形”,但拆開來看,其實就是前、後半段兩個三角幾何的組成。

頭管(Head Tube)

頭管位在車架的最前端,承接『轉向系統』,直接連結豎桿(sterm)和前叉(fork)。頭管的長度,在車架幾何上傾斜的角度、位置的高度,會直接的影響自行車操控的特性。頭管愈短或是相對車架位置愈低,對於車的控制會更直接,當騎士在轉動把手的時候,會感受到反應靈敏。相對的頭管愈長,當車手與車輪的距離愈長,自行車的控制會相對不穩定。

11

頭管位置 (圖片來源:捷安特臺灣)

而頭管的傾斜角度(角度 B)則是會影響車輪的循跡(trail)。Trail 是前輪組中心垂直線與頭管角度形成的夾角,輪組垂直線的落點一定會在頭管角度延伸線的後方,Trail 是維持車輪直線穩定前進的要素。

當然,前叉設計的前彎角度(fork offset)也會影響 Trail 的長度。Trail 的長度相對就是騎士在操控自行車的當下,實際可以控制的範圍。若是 Trail 的範圍比較短,穩定性相對低,高速時就容易有虛迷(shimmy effect)效應的產生。(現在的車架設計,都不應該出現虛迷效應,若還是有虛迷的狀況出現,請先確認車首總成是否有鬆脫?)

wpid-photo-4-oct-2013-1246-am

(圖片來源:CYCLINGABOUT)

Shimmy 效應(影片來源:YouTube)

頭管因為是連結轉向系統的重要環節,能否穩定的控制自行車,儼然是很重要的事情,畢竟自行車的速度還是很快,若轉向不夠穩定或是無法跟隨騎士的操控動作,那會是一場悲劇。

因此頭管內徑愈做愈大,就像有個大方向盤一樣,轉動起來會相對穩定。從早期鋼管車為 1 吋,到現在碳纖維車架使用的 1 1/8″(28.6mm),1 1/4″(31.8mm),或是像 GIANT 和 CANYON 特規的錐形頭管 Over Drive 1(上方 1 1/8″,下方1 1/4″)、Over Drive 2(上 1 1/4″,下 1 1/2″),都是為了讓騎士在高速騎乘的時候,轉動可以更加穩定的設計。

近年來,也可以看到像是 Argon 18 頭管的 3D 設計或是 Basso 將頭管包覆到車架內部,設計上蓋包覆,甚至為更好的空氣力學,頭管透過碳纖疊層變成有收腰形狀的管型,這都是因為競賽而產生的設計,讓選手在車架上面的姿態可以有更多的調整空間。

上管(Top Tube)

上管應該是自行車架演變史的一個重點。早期車架都是使用『水平』的安置,但在 1995 年 GIANT 設計第一支向後下方傾斜的上管,產生更短的後上叉和後下叉設計的車架,全球第一支壓縮公路車架(Compact Frame)誕生之後,隨後愈來愈多車廠也開始跟進設計壓縮的車架款式。上管往下放意味著更小的形狀幾何,重量自然也會更輕。車架的形狀也從平行四邊形轉變成『鑽石型』的樣貌。

22

壓縮上管(圖片來源:捷安特臺灣)

上管和頭管在車架的設計是很重要的第一步驟,因為上管的長度、水平、壓縮、搭配頭管的長度,會決定自行車騎乘者的角度姿態。上管同樣也是決定車架大小的重要部位,水平車架的尺寸都會用公分做區隔,壓縮車架則是使用 XS,S,M,L,因為水平壓縮之後,虛擬上管長度原則上只是參考,壓縮車架會考慮 Reach 和 Stack 這兩個數據,各車廠也會規劃出車架尺寸相對應的身高容許表。因為各家車廠上管、頭管設計各有自己的一套,在選擇車架尺寸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尋找專業的 Fitter 確認騎乘姿態之後,再行購買。

33

Reach 和 Stack的位置!(圖片來源:修改自捷安特臺灣)

上管到底是水平好,還是壓縮好?沒有絕對,因為各有各的特性,壓縮車架之所以如此設計,當然是為了讓踩踏力量集中,也讓車架在踩踏過程中產生的扭轉形變更小,因此在騎乘山路的時候,壓縮車架的效益的確是比水平設計好;但水平車架在平路巡航的表現相對也不差。而各車廠也都嘗試將水平車架和壓縮車架的特性結合。

下管(Down Tube)

下管在車架的構造當中,同時必須承受兩方面的力量,一個是來自車首總成的拉動力量,加速踩踏或抽車的時候,上半身手拉動車把手的動作,另一個是來自五通,雙腳踩踏造成的力量差異,當上下同時動作,抽車加速前進的時候,會形成扭轉(torsion)力矩,對下管造成型變。同樣的,有型變就會造成力量被吸收,碳纖維可以隨意造型的特點成為減少變形量的最佳解答,下管開始出現"粗壯的"圓形、菱形或是梯形;另外像是計時車種,下管就開始設計成薄、扁的形狀。

2013_02_cervelo_p5_frameset_12

13年的Cerverlo P5 扁平的下管形狀(圖片來源:TRIRIG.com)

五通(Bottom Bracket)

五通位於車架最底部位置,連結中管、下管、兩根後下叉、加上管件本身的連結,暱稱五通,正確名稱應該是稱為底部托架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曲柄的承接座。由於這個部位會直接承受踩踏的力量,當然也會因為踩踏而產生形變,

為了減低形變量,各車廠針對五通的設計方向也就朝向愈來愈『寬、大』,像 GIANT 針對五通部位就使用 POWER CORE,Ceverlo 為了放大五通的寬度和長度,同時讓連結的管件也可以加粗,設計 BB right 的規格。

從牙紋式、Trek 研發的 BB90、PF86、Cannondale 和 FSA 合作研發的 BB30、PF30、Ceverlo 研發的 BB right 到最近 FSA BB386 的規格,市面上的五通規格演變出非常多種形式。不同的五通規格,踩踏的回饋感受當然也就不一樣,也可以發現五通部位是整台自行車架在技術研發上最複雜的區塊。

1435379093764-1cmuu2vl81uyp-960-540 s5vwd_detail2

GIANT POWER CORE/Ceverlo BBright(圖片來源:CyclingNews/Pelonton Magazine)

後下叉(Chain Stay)

後下叉的長度和形狀就是影響車架騎乘調性最重要的地方;後下叉無論車架的大小從 XS-ML,這個部位是唯一尺寸長度沒有異動的位置。

自行車架是很簡單的結構體,在踩踏的時候,實際上會有扭轉變形,無論鋼管、鋁合金、鈦合金、碳纖維材質車架。尤其傳動測在單邊,每次踩踏的時候,從正面的方向往後看,就可以發現其實車架會因為踩踏而扭轉。所以車廠在進行設計的時候,後下叉的形狀、長度就變得很重要。後下叉的長度愈短,踩踏反應的回饋就相對快;愈長,踩踏反應稍慢,但是比較長的長度相對會有比較好的吸震效果。隨著車架設計的取向不同,就會有不同的長度設計。

眾所皆知的古典賽:法國巴黎-魯貝,石板路的賽道堪稱經典路況,幾個小時的連續震動路況,利用比較長的後下叉設計,減震效果會相對好,輪胎的循跡性也會提高;不過像是公路賽,後下叉當然就訴求短且粗壯的設計。

BMC Road Machine、GIANT DEFY 等訴求長距離,並且在騎乘過程中必須要迎合多種路況像是碎石路、石板路、產業道路、磚道之類的的巡航車,後下叉的長度規格就加長到 420mm,讓巡航穩定性提高和吸震性提高許多,相對的車軸距也就跟著拉長。

後上叉(Seat Stay)

後上叉的功能最主要就是在於吸收車架從地面傳來的震動,透過後上叉的形狀和車架前三角的接點,利用力學的原理吸收震動。所以車架的後上叉設計常見下列幾種:

  • 鋁合金的車,通常會有一些管材彎曲的設計
  • 碳纖維的車架會在後上叉接近中管處的小三角處做補滿包覆,或是將後上叉與上管在中管處互相做連結。
  • 後上叉與中管連接位置下移,與上管有落差,利用剪力作為吸震的方式

22與上管的空間落差、利用剪力吸震(圖片來源:GIANT)

44

稍微彎曲的後上叉(圖片來源:KANEBIKE

編譯參考資料:

  1. Alee. (2013). Understanding Bicycle Frame Geometry.   Retrieved from http://www.cyclingabout.com/understanding-bicycle-frame-geometry/
  2. Greenacre, S. (2015). 2016 Giant TCR – details and ride impressions.   Retrieved from http://www.cyclingnews.com/news/2016-giant-tcr-details-and-ride-impressions/
  3. Inc., T. B. F. (2016). BIKECA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ikecad.ca/archive
  4. Magazine, P. (2014). Cervelo S5 VWD.   Retrieved from http://pelotonmagazine.com/gear/cervelo-s5-vwd/
  5. RCUK. (2016). Buyer’s guide: bicycle geometry.   Retrieved from https://roadcyclinguk.com/gear/buyers-guide-bicycle-geometry.html
  6. Salazar, N. (2013). Review: Cervelo P5 Frameset.   Retrieved from http://www.tririg.com/galleries.php?id=2013_02_Cervelo_P5_Frameset&num=12
  7. 捷安特. (2014). 2014 捷安特臺灣型錄. In 捷安特股份有限公司 (Ed.). 臺灣: 捷安特.